我们开始讲与传讲永远的福音有关的内容,在看这个稿子之前先打开,先打开希伯来书第四章。希伯来书整个1-4章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要看整个1-4章,就能理解第四章的内容,**章说明耶稣的神性,第二章说明耶稣的人性。耶稣是救主,他要去拯救我们,要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那么,耶稣在地上的人性做了榜样。所以到第三章,第四章就说明,我们应该信这样的一个福音,就是在天上的耶稣是救主,是创造主。不只是圣灵,还有天使都来救我们。那么他救我们这个罪人,会按照什么样的模样,按照什么样的榜样或者拯救我们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照着耶稣的人性这个榜样,**章,第二章做了这样的说明,第三章,第四章就说应该信这样的福音,就这个意思。
那么,在第四章里面有些话语似乎有些难懂。第四章里面的那些话语,我们都非常熟悉。但是这个意思是很简单的,我们怎么样的简单的说明呢?从第3-4章,保罗说了三遍,也就是举了三个例子。比如说**个,就是以色列人出了埃及,但是还是没有进入迦南。为什么出了埃及,最终还倒毙在旷野,没有进入迦南地呢?因为他们不信从,这是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那些进入迦南地的人,在迦南地为什么还是战争?还是受到巴比伦异教的干扰,为什么他们还是没有享受安息呢?没有享受太平呢?因为他们不信从上帝。就像保罗举的这两个例子,把这两个例子是来打比方的。就是说出了埃及,还是没有进入迦南,因为没有信从。进了迦南地,还是没有享受安宁,因为没有信从。
那么,第三个例子,每周的第七日,自从创世以来,这个制度已经有了。不管人们怎么样,到第七天安息日就会来到,一到第七天安息日就会来到。但是就算是第七天的安息日总是会按时的来到,可是在这一天人们却得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不信从。所以保罗说的这三个例子,意思都是一个,如果人不能真正的信从在天上的这位耶稣,是上帝,带着创造的能力来做救主。如果人不能真正的信从耶稣在地上,是按照人的人性在生活,完全与罪无关。如果不能相信这样的福音的话,不信从的话,人是不能享受真正的安息。所以这个所要说明的这种真正的安息,与进迦南地并没有关系,与第七日没有关系,与在迦南地这个国家是不是有外敌的入侵,也没有关系。
保罗所引用的这三个都是一个例子,都是一个例子,来进行一个对比性的说明。大家理解吗?就是说,虽然出了埃及,还是没有进迦南地。虽然进了迦南地,还是没有享受太平。虽然第七日来到,还是没有安息。所以同样,无论如何,如果人没有对福音真正的理解和信从,他就不能够享受心灵的安息,所以保罗说的就这个意思。所以你去读第四章,从第三节到第六节这些话语,大家就现在要去理解。
来4:3-6节说,“但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正如上帝所说:“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其实造物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到第七日上帝就歇了他一切的工。” 又有一处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既有必进安息的人,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有第七天安息总是会来到,但是不信从的人却得不到这个福气。不是上帝拒绝任何人,上帝来寻找人,但是因为人不能正确的领受,他们就没有得到那个福气,所以希伯来书就告诉我们,要进入到那安息,也就是上帝的安息。
当然我们换一个角度,已经给大家说明了,是上帝的安息。让我们的心成为上帝的居所。这希伯来书就是在说明福音。希伯来书第4章的话语,并不是在讲解安息日。如果你要向人去说明安息日,你可以去用别的更明显的经文。这里是在说明福音带给人的安息,不是在说明安息日。当然,这更不是在说明安息日更改了别的日子了,更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要弄懂希伯来书1-4章。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启14:6-7节,“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这些我们都会一一的来解释的,这都是需要学习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说明了永远的福音。但是什么叫天使,什么叫飞在空中,什么叫传给住在地上的人,什么叫各国,各族,各方,各民,我们还有太多需要理解的了,这是包含了**位天使里面。
然后第7节,“他大声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他!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这里有几句话?一共是四句话。这四句话非常的有意思。在我的理解当中,这四句话并不是永远的福音本身。永远的福音在伊甸园里说明了,在耶稣的生涯当中说明了,在耶稣的讲道当中说明了,在使徒行传当中说明了,在保罗的书信当中说明了,在前面都已经说明了。天使在这里只是强调,这样的福音是不改变的。然后第七节说明的是什么呢?就是领受了永远福音的人,到了这个时候,会获得的一种真实的经验。第七节不是福音本身。
福音是什么呢?耶稣为我们做了什么,就是福音。耶稣的人生就是福音。所以我们从很多角度可以去说明福音。在以前的学习班的讲道当中,我总是试图从种种不同的角度做了说明,那么这次我们所讲的又是一个新的一个方式来说明。但是在理解了这个福音以后,第7节所强调的是领受福音的人的经验。那么,这个经验当中有四句话,敬畏上帝。第二将荣耀归给他。第三,在上帝审判的时候得到认证。第四,敬拜创造主。
现在大家要理解。这个**句话是不是对应着圣所的外院。第二句话就是对应着圣所。第三句话就是对应着至圣所。那么经历了这个外院,圣所,至圣所之后,第四句话才是敬拜创造主。敬畏上帝,也就是远离恶事,遵守诫命。将荣耀归给他,就是让人在我们身上看到上帝的形象,就是圣化和成长。最后施行审判,就是得到上帝的罪的涂抹和认证。通过了这个经验以后,最后才是敬拜创造主。敬拜创造主是什么呢?遵守安息日。这个时候安息日成为什么呢?上帝的印记。
大家知道,耶稣受三个试探。最后一个试探,耶稣是不是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侍奉他?是不是?是不是最后有这个?那么这里是不是最后说,当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什么时候这句话成为一个经验呢?那就是星期日法案来到的时候。也就是当人来破坏上帝的律法,并且强迫人去违背上帝的律法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就像耶稣得胜最后的试探一样,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侍奉他。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安息日就成了上帝子民的印记。也就是说,印记是指经历了福音救赎的经验以后,最后的结论印记是指在我们受到最后的试验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那种义。
最后,信从永远的福音的人和信从巴比伦的福音的人,他们截然的有别。最后,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标记。那个时候,星期日才成为兽的印记。那个时候,安息日才成为上帝的印记。也就是一直到那个时候,还能够守安息日的人,就说明他是真的经历了外院,敬畏上帝的人,真的是经历了圣化,将荣耀归给上帝的人,真的是在试验的时候,上帝可以认证他的人,可以通过上帝的审判。所以这个时候,印记盖上。这个印记是他们内在品行和真理的纯洁,而表现在,在试验的时候还坚守安息日这个行为上。这个时候,安息日才成为印记。大家理解了吧?
那么这么说来,上帝的诫命的遵守和安息日的遵守是一直到最后才守呢?还是一开始就守呢?还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伴随着守诫命呢?我刚才跟大家说明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理解,我们今天在安息日这天进入教堂,我们就是受印了,不要有这种错觉,我是这个意思。现在安息是一个训练,直到我们可以让它成为印记,应该这样去理解。但是诫命究竟是开头还是结束呢?还是贯穿整个过程呢?
大家看过这个图,在圣所制度里面,外院里面是不是有洗濯盆呢?洗濯盆是不是铜镜子做的?那个水是不是对照我们?像镜子一样,那里就是诫命本身,在那里。圣所当中也是有诫命,至圣所当中也是有诫命。也就是说,福音和律法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从始至终,福音和律法都是并行的,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不是说,也不存在着,先接受福音再成为守诫命的人,或者说先遵守诫命,再得到上帝的福音。都不是这样,始终是并行的。因为耶稣就是福音和律法的结合。这个福音和律法在圣所制度当中是并行,就像因信称义这个道理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在理解这个含义的同时也要理解安息日。虽然我们现在一直是要遵守的,并且从一开始悔改的时候也是要遵守的,因为这是对上帝的顺从。但是当这个福音和律法结合在一起的经验到最后的时候,安息日成为领受永远的福音这个印记。我们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补充说明。
所以什么样的人才会敬畏上帝呢?明白什么十字架意义的人,就会敬畏上帝。所以我们今天学了诗篇131篇,就是说,他有赦罪之恩,叫人敬畏他,对吧?所以在外院,有敬畏上帝的经验。将荣耀归给上帝,是圣所的经验,最后通过审判。我们说明审判是罪的土涂抹,然后接受印记,这就是永远的福音,以上帝的印记为结束。所以大家要理解安息日,也要理解希伯来书四章里面是所说明的。我们如果向别人打开希伯来书1-4章,那里就是说明耶稣的神性,耶稣的人性,然后说明在耶稣基督里的福音,究竟是什么。最后用安息这样的话语来代表。我们学习过永远的福音,永远的律法,永远的安息之所,把这些都连贯起来。
最后我们看一下这个文稿,这是一个很长的一个稿子,但是我们把它简化了,只是有些标题,我们就浏览了。圣经中真正的福音,与变质的福音。对真正的福音,我们已经做了做了十堂课的讲解。到现在为止,我是觉得福音的内容都讲完了,然后大家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没有理解的地方。但是这里做个对比,就是教会当中有两种福音。现在的基督徒的**的危险就是自欺。就是说,他以为自己信了,以为自己得救了,但是没有真理圣灵对良知的改变的经历,所以这样的人的反而道德会越来越迟钝和麻目,这就是**的危险。
那有一些人虽然是信着上帝,但是不能改变,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没有真正的理解福音,也没有去运用这个福音的原理。就像这个酵,要放到面团里面,整个面团就会发起来。这个酵是从外界来的,必须把它珍藏到这个面粉的里面,然后从里到外,就会发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声无息的变化,这就是福音改变人心。但是如果人不把这个酵放到面团里面来,面团不能发起来。所以说对福音的这种理解,还有对福音的原理的一种运用没有,所以不能带来改变。很多人是信着上帝,但是他们就是有这样的问题。往往有人提问,为什么相信上帝,但是怎么还是这样呢?所以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得到重生。
那么,最重要的真理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照着上帝的话语和能力,使人的心和生活带来改变,这是上帝的爱在我们心中激发出来的信念,以致人可以成为义的,就是这样的真理就是要照亮前途的。这就是**位天使的信息,被人经验了以后,要成为充满全地的光,这是最重要的真理。那么,领受这个真理最开始从自我死去开始,就像一个种子,埋在土壤里面,然后开始成长。
那么这里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语,自我没有死去的18个证据。我看看,觉得挺有意思,想让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自我没有死去的18的。我讲到教会**的危险是自欺。然后很多人没有改变,是因为没有理解和经验福音,或者是一听了,就让脑子过去了,很快这个心思就跑走。应该专注于这个话语,沉思默想,去体验。第三个,就是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人的心灵和生活的变化,这是从上帝的爱而来的一种果效。那么一个开始就是自我死去。
自我没有死去的一些证据。**个,喜欢与别人竞争,就是好强,跟别人比较,总想比别人强。第二个,不愿意抛弃野心,根本就不能容忍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不好的待遇,不好的对待。就是别人对我们有什么不对,就是不能忍耐,这是一种野心。如果没有野心就无所谓了,反正我没有野心,你对我怎么样都无所谓。人有野心的话,就非常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这个野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希望得到人的好评。比任何事情更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别人对自己好还是坏,这个评价在心里面耿耿于怀。就是说,听到别人赞扬自己,感觉到比什么都甜,听到别人没赞扬自己,马上就不想干了,没劲,没力量了,所以把这个工作的力量寄希望于别人的评价,这是很大的错误,所以这也是为自我在做。
还有,与真理毫无关系的,就是不属于真理的那些主张,不愿意抛弃。那么,这是不是很对的?但是说,客观的现实,就是说这也是自我。还有,自己如果不能主管所有的事情,就不愿意与人同工。就要么全部让我来负责,要么我就不做。是不是也挺多这种情况啊?不能与人合作,这是自我。第六,自我满足,就觉得就是有一种我不是很缺乏,我到现在我也真的还不错这个感觉。自我满足,还有总想去做一些,总是感觉到我比别人强,我比别人能够做的更好。别人随便做什么都做的不好,我总是比别人做的好这种感觉。彼得是不是曾经这样的想法?大家都跌倒,我不跌倒,他就一直是在思想里面有这样的想法,这也就是自我。
还有在做事的时候,总想彰显自己。就是好表现了,好出风头,好表现。大家不晓得有没有见过那些好表现的人?我有时候见过,觉得看起来挺好笑。然后,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总会发生争吵。就是开始蛮好,时间一长了肯定会吵架,闹翻的,不管跟谁合作都是这样。这个人有问题,跟这个人也吵了一架,给那个人也吵了一架。就是不是有意识的,反正有意无意的,开始都很好,后来就是闹僵了。
还有不温柔对待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哪怕别人是错了,我马上的就是得理不饶人那种感觉。就是这个也是不对的。不能很温柔的对待那些意见不同或者错误的人。就是马上应该说,啊,你是这么想,你是这么个想法,我现在理解了。我听听,我现在更理解你的想法,就很随意的对待这些事情。不要感觉到不同,马上就多么的不得了了一样。还有总是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什么事情,与自己有关无关的,都总是想去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个看法。然后总竭力的想显出自己的意思,就是上帝的意思。
还有第13点,在很细小的事情上也想制定非常难的规矩和规则。就有一些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嘛。非要这样,要求大家都这样,这个就是有点想控制别人这样的一个想法,类似这样想法。所以细小的事情,总想制定一些很难的规则和法则。有些人是这样的。这个一进家的鞋子,非得放什么地方,筷子非得放什么地方,这个洗碗的这个布一定要搭在什么地方,这个都有严格的讲究的。如果别人不听,火就来了。永远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管他们生活的习惯多么相似,夫妻待在一起生活了多么长的时间,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
有时候我就理解了这一点,我就说,哎呀,算了,不再去强求了。你就像是,如果一个人一个柜子放自己的衣服,两个人的放法肯定都不一样,把书摆的方式也不一样。那么别人的抽屉有别人的放法,你的抽屉有你的放法。总想去清别人的抽屉,帮他清得整整齐齐的。你就不要乱了,这东西这么放。就是这种很狭隘的性格就往往让人觉得很难相处,在家庭里,往往是这样,这都是自我。
然后14,追求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和注目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总想学一样东西,拥有一样东西,而不是为了上帝。好像是我一旦拥有这个,别人就会注意我,然后这个就是一个资本,有门面了一样的。就像拿什么文凭,这样的一个感觉。还有显出的愤怒,粗暴和不能忍耐的精神,就是任何事情可以心平气和的讲,天塌不下来。所以不忍耐,粗暴,愤怒,这个就是个性很强。不愿意抛弃嫉妒纷争的精神,就是嫉妒别人,或者总是说别人,这样的一种精神。与别人产生摩擦的时候,同情自己。就是这不是我的错,这个是他先错的。就是说,他不这么说,我就不会这么回答。就是有错误,总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然后总是为自己找借口,同情自己,就是好像我受欺负了,我受冤屈了,我受冤枉了,我受到不好的对待了,这样同情自己的一个心理。然后将自己的思想或判断高举在圣经之上。这个当然就是比较极端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个是一个杂志上一个作者他列出来的一些东西,供大家来参考。不过仔细看看的话也有点意思。
有自我死去,真正的福音的经验就会产生。但是现在的教会当中有两种福音。现在我们简单的看一下两种福音,关于人的得救,有两种福音。一群人发现了真理,在这个信真理的经验当中,生活有了改变,过着一种圣化的生活。但是,另一些人误解了福音,处在罪和世俗的奴仆当中,却以为自己得救了,所以这是教会当中两大群人。不管基督教有多么多的教派,不管他们的神学主张有多么的不同。但是在福音的问题上如果有错误,根本就是错误。
在福音的问题上,大概上就分为两种,一个正确的福音,一个被曲解的福音。所以大家把这个记住以后很容易来分辨所有的问题。正确的福音是什么呢?就是上帝来改变人的心灵的福音。使人厌恶罪恶,并且给人能力去战胜世俗和罪恶,最后获得拯救,从罪当中被拯救出来。但是曲解的福音怎么认为呢?我们有自私的心和品行,生活在情欲,罪恶的习惯当中,这是我们的本性注定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正因为这样,所以耶稣替我们死了,所以我们白白的靠这个恩典就得救嘛。所以在罪中得救的这种福音,一种廉价的福音,只要信就得救的这种福音,这是一个根本的错误。
对这个道理可以进一步的做说明的话,就是正确的福音是指仰望十字架。十字架就是坚定律法的东西。耶稣既然要死,就说明律法不能废。那耶稣替我死,给我打开一条路,是为了把我引到顺从的道路上来。所以十字架和十诫结合在一起。但是错误的福音说,十字架废掉了律法。耶稣替我们死了,所以我们不用再顺从了,不用再受约束了,然后就已经得救了。然后唱诗,祷告,非常感动,然后传福音,非常的火热,然后就拥有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这是总的说来是这样。
但是我们还要稍微细一点的做说明,就是去分辨正确的福音和曲解的福音的方法,有这么几个方面。这个资料有一个详细的稿子,到时候大家可以拥有的,我这是个大概。就是正确的福音和曲解的福音,大家要分辨。正确的福音是得救有明确的条件,圣经也指明得救的条件,要信,要爱,要顺从,要忍耐,然后坚持到底等等,很多话语都是带着条件。但是错误的福音,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在自己的人生经验当中,有了一次感动,就认为重生了。现在我做了基督徒了,好,永远得救了,这个是一种错误。
还有正确的福音就是说,上帝做好了一切,但是最终取决于人自己的选择,因为人有自由的意志。犯罪是自己的选择,得救也是人自愿的选择。但是错误的福音就说预定论,得救和灭亡,上帝预定,跟人的选择没有关系。圣经告诉们,救赎是根据人的理性来做出来的选择。还有正确的福音,基督徒可以得胜罪,也必须得胜。错误的福音认为要得胜吗?那是在天上的事情,现在是不可能得胜的。现在就是信,然后等耶稣来了以后,在天上,我们的肉体变了,那个时候才能守诫命。诫命是到天上去守的。就是把这个得胜罪推迟到将来,这是错误的福音。但圣经已经讲到基督徒得胜的要求与应许。
还有正确的福音和错误的福音在称义上的区别,当然在圣化上也有区别。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错误,预定论的错误,在罪中得救的错误。**个在罪中得救,廉价的福音。还有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基督徒就是不需要警醒。还有就是预定论,然后这个称义和圣化错误的理解。那称义错误的理解就是说,上帝免了你的罪,就已经免了,全部都免了,就是上帝宣布就完了。上帝想怎么,想说你是罪就是罪,想说你是义就是义,他现在愿意说你是义就是义的,就是只是把这个称义解释成上帝单方面的一个措施。
但是正确的福音是指什么呢?称义不仅仅是上帝这方面的一个判决,同时也意味着,人的内心得到改变,就是称你为义,你就变成义的,才称你为义。上帝不会把一个恶人称为义人,那上帝就成了说谎的了。所以这个称义就像什么?就像主持婚礼一样的。就现在这个妻子属于丈夫,丈夫属于妻子,那么他们必须有合一的爱的关系,主持人才能够这样去宣布。根本就随便两个人,然后这么宣布吗?那就是说,一个罪人内心没有改变,上帝就能称他为义吗?不是。所以这个称义,大家很多人把这个称义就说成是,不管你怎么样,上帝已经算你是义的了,因为耶稣已经做了,这不晓得这个是很似是而非的道理了。然后还有圣化。错误的福音把圣化表现成是人的一种律法主义的一种努力,就是我们努力守诫命了。正确的福音,圣化是因着信,来握住耶稣的中保的能力,然后,上帝的话语和圣灵浇灌的那种改变。所以这几个方面。
正因为是个书面材料,所以就只能是这样来说明,大家要先理解。当然讲道的时候就这么去讲,大家可能就觉得太理论,太抽象。福音,不要把它讲成是一种学说或者理论,福音应该是以很生动的,感人的方式去说明。如果真正的福音讲解出来不能够感化人心的话,那么,这个听道和行道就是徒然的。所以真正的福音,就是从十字架里面看到,耶稣为我的罪而死,我的罪使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这样使心灵受到感化,内心中的深处受到感化,而要生出一种忏悔。这样的话,人的心灵和品行都会变成纯洁的。
所以大家这次能够充分的学习福音,所以来到耶稣面前来。大家来到耶稣面前有一点,就是不是我们改得多好了,才到耶稣面前来,不是我们有什么资格配到耶稣面前来。就是,大家就带着现状到耶稣面前,就是现在你要求耶稣来饶恕,就是现在你这个样子需要耶稣来缠裹,现在你这个样子需要耶稣来医治,现在你这个样子需要耶稣来洗净,需要耶稣给我们穿上衣服,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为我们去做的。所以他就是召罪人悔改,不要觉得我们配和不配,不要这样想。
有很多人领圣餐的时候,头一天晚上就给我打电话。他说牧师啊,我明天不想领圣餐。为什么?因为我犯了太多的罪了,我感觉到自己不配,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心。他的意思好像就是说,其他的人很配一样的,或者换句话说,他好像改好了才来了领圣餐一样。我就跟他说,为什么要有圣餐,洗脚礼呢?正是因为我们需要得到饶恕,所以上帝常常来亲近我们,给我们这样的机会。现在你觉得你犯了罪了,那么明天正是为你有这样的觉悟的人预备的一个礼节。所以当你带着一个,主啊,洗净我,这样的心来洗脚的时候,圣灵就会临格,转移你心中罪的力量,自私和骄傲就会转移,圣灵就会动工。所以当你觉得你不配来领圣餐的时候,岂不是更需要来领这个圣餐。有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误。
那么,我们洗净之后才会有愉悦的感觉。但是不是说我们先有愉悦的感觉才来信,就在我们还没有愉悦的感觉,有罪责感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要运用信心。我们运用信心之后,才会去换得释放和平安。信心在前面要加以运用,然后上帝在祝福,才会有一种愉快的福气会临格。所以大家,现在此时此刻都要到耶稣面前来。大家要相信他的饶恕,也不要再为自己已经得到饶恕的罪过度的去忧伤,要很喜乐的生活。我们是期待,并且走向罪的涂抹的人。
慈爱圣洁的天父,我们再次感谢你引导我的聚集,感谢你教导我们话语,感谢你圣灵为我们每一位所做的帮助。主,求你让我们以后时时刻刻的谨守自己,唯恐失去你要给我们的祝福,让我们在这里都完全得到。主啊,引导我们进入到和你密切的关系当中。求你在我们的里面,也让我们在你的里面。主,为我们接下来学习和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牢固的根基和基础。主啊,求你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能够得以苏醒。如此祷告奉耶稣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