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约翰一书讲解

二维码
139

u=3629219458,426143835&fm=253&fmt=auto&app=138&f=JPEG.jpg


简介

大家打开【约翰一书】,约翰一书是使徒约翰对【约翰福音】的全部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提炼。也就是说,通过《约翰福音》所记载的耶稣的生涯,(我们)究竟能够学到什么呢?《约翰一书》就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记述。我们第一堂课学习过耶稣的生涯,也说明耶稣的生涯究竟是向我们怎样的展示救赎的路的,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思考。所以按照那样的思路,大家就可以做很深入的学习。《约翰一书》就是告诉我们,耶稣的生涯究竟教导了我们什么,关于救赎的问题,这条走向永生的路是怎么走的?

后来……在作者很年老的时候,又记述了【约翰二书】,他对《约翰一书》做了一个高度的浓缩,就是《约翰二书》的内容和《约翰一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呢,就是变成了一个大纲,就是把这么长的五章,最后变成了一个大纲。我们在学习《约翰一书》的时候,真的感觉到,这是多么就是精辟的,就是非常准确而又深刻感人的“生命之道”,就是对救赎所做的说明。

逐章的推进

在学习《约翰一书》的时候,我们要理解呢,它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他是逐章的推进的,他是在遵循着从“外院-圣所-至圣所”这样的一个逐渐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的拿出当中的一节独立出来。这样的话好像看起来前后,就有些不一致一样的,有很多人就会产生误解。

第一章他是说第一部分,第二章他是说第二部分,第三章他是说第三部分。所以这些话语在这个里面就有逐渐的变化了,也就逐层的推进了。大体上呢,圣所制度是解开所有的真理的钥匙。大家去读【以赛亚书】一到六章的时候,当第七章的内容开始有一些不同,一到六章是个完整的一段。有时候你反复的读,你就会突然发现,它是一个从外院-圣所-至圣所”这样的一个次序来记述的福音和证言,非常的有意思的。

好,简而言之,《约翰一书》这些话,我们要把它通篇连贯起来读,就是来理解。直到知道每一句话确切的意义,这是第一。第二呢,约翰一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就是讲着讲着,每讲一句真理,马上就有个反面的话。就是说,如果不是这样的,就是错的。然后讲着讲着讲某一句真理的话,马上就紧接着一句话,不是这样的,那么就是错的”就是说几乎在每一段当中都有这种对比性的话,就是说一方面说明真理,同时马上就说明与这个相反的是错的,与这个相反的错误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个真理按照次序向前推进。同时,在讲这个真理的同时,不停的说明,那个相应的谬道是什么?经常有一些对比性的话。所以这个约翰写的如此准确,并且让人很清楚的可以理解。

现在我们来看【约翰一书】1:1-4,“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有古卷作:我们)的喜乐充足。” 约翰说到自己所认识的这位救主,他总是用一些很独到的一些方面。

“道”

比如说《约翰福音》一开始就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成了肉身。”你说这个“道”是什么呢?“道”就是话,就是话,word就是话。你说这个“话成了肉身”,这个有点很抽象是吧?但是他确是在说明,认识上帝是认识什么呢?认识上帝的品行,认识上帝的思想。这“道”是一种思维方式,这“道”是一种意念,上帝的意念,上帝的思维,完全带着上帝的思维,完全带着上帝的意念,完全带着上帝的这种思想方法,这就是品格的改变思想方法改变了,人为人处事生活态度就自然就改变了,行为就改变了。所以“道成了肉身”是指上帝的品行表现在生活当中,约翰一下子就很直接的说到最核心的这个含义。

这里就又说到耶稣的时候,我们亲眼看过、听过、摸过,我们做见证,并且因此而喜乐。也把这传给你们是什么呢?生命!生命又是个很抽象的,耶稣基督是生命,耶稣基督是道。这里又说耶稣基督是生命。所以我们在学习圣经的时候,祷告的时候,听道的时候,或者就是来认识耶稣的时候,不要单单的是在这个,是什么意思啊?这个知识的层面上,真理的这个层面上去领受,不要单单是说这个层面上。要揣摩耶稣的思维方法,就是他思考问题和对待人的这种态度,这个呢,就可以揣摩而得,耶稣活生生的形象。

我们这样的仰望的时候,(对耶稣的认识)自然也就变了。就是我们在读四福音的时候,经常这样的教导孩子们。就是这个四福音,是记叙了耶稣的生涯,但是是没有声音的。你不知道耶稣说话的语气是什么?他当时的表情态度和眼神是什么?甚至你根本看不见他说话的手势。但是,你就要把这个间接的这个话语,无声的这个话语,要读活。所以我们在家里学习的时候,我经常跟孩子们这样描述,就像让他看到电影一样的,就是说现在我是导演,现在开始拍电影。这个拍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现在在哪里。然后在伯利恒的野地里,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镜头慢慢拉近,他们谈话的声音,逐渐听到了。他现在镜头切换了,到了耶路撒冷,天使在上空飞来飞去。现在你天使带着你在看,你看不见。现在你以天使的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时候你看到什么呢?就是把它变活,这个时候你就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到耶稣。这个时候就知道了耶稣的意念,这就是揣摩这个道,生活行为自然就有一番改变。所以我们不是看这个字眼,需要让它变成一个生动的形象。要把这个圣经变成一幅图画,和自然界那么生动的图画,这样我们就会看到耶稣的言行举止和他的形象。

所以有时候我们在读耶稣赦免马利亚(的时候),然后耶稣站起来说话,又蹲下来写字,站起来说话,蹲下来写字。实际我们看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仔细的揣摩耶稣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时候,我们突然感觉到,耶稣饶恕人的(样子),这样一位耶稣的形象就活现在我们的里面,突然我们就感觉到,好像这位耶稣就在我们眼前一样。但是那天早晨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获得非常大的感动。然后我看我妻子的眼睛里也有了眼泪,所以从那个时候我们突然感觉到,饶恕我们的耶稣,是这样的活生生的在我们眼前。我们好像触摸到了他,我们就感觉到了,在我们的心里再也没有对别人的“不饶恕”了。

“一切都在乎他”

就这样来认识这个“道”。我们在听道的时候,我们不只是在领受话语,不只是领受讲了什么意思?同时就是领受生命。圣灵和真理是伴随着(话语)运行的,真理的话语看得见,但是圣灵看不见。但圣灵是要随着真理的话一同浇灌。所以我们读经、祷告,我们听道,与主交往,或者彼此交谈,我们心中应该注意到看不见的那一面。看得见的是这些字,这些含义,但是看不见的就是生命的浇灌。就是主赐给我圣灵的能力,赐给我圣洁的生命,赐给我活在地上为你工作的一种活力。

所以主给我们生命,主就是真正的生命,生命的源头。我们活着每时每刻“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我们的心思的能力,我们行善的能力,都发源于上帝“爱的激励”,这种能力就会浇灌给我们。所以有时候早晨起来非常累的时候,我跪下来就祷告,突然就感觉到全身一种很轻松的感觉,这就是从主那里的吸取生命。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我们心思活动的能力,我们思维的能力都在乎他。

有次我们在聚会,我坐在那里低头看着圣经,也听讲,但是突然这个讲道人的声音停止了,整个会场一片安静。我头也没抬,我知道呢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什么人肯定进来了,就是要我们聚会停止。但是我根本没抬头看什么人来了,因为心就知道这个事发生了,我始终是没有抬头,我一直坐在那里看着书,然后心中开始默祷。过了好几分钟之后才有声音,沉默了好一阵子。在那个沉默的过程当中,我始终没有抬起头,我知道有什么事发生了。但是我看都不用看,我心中开始默祷,这个突然感觉到一种非常大的平安,就临格在我的心中。感觉到非常的安宁,然后感觉到非常的平安,就是说主已经提前把这样的恩典给了我。所以我一直默想这个话语,就像周围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的。(然后,就来,你来,……你是讲课的……)什么胆怯也不会有的,什么惧怕也不会有的,因为我们是信奉这位主,他是真正的生命。我们所信的他们看不见,与我们同在的,他们也看不见,所以他们不认识我们。但是我们认识那生命之道,就是说,约翰就是从这些更深的层面去讲述。所以,约翰就说,我把这信写给你们,为了叫你们的喜乐,可以充足。我们认识这为主,我们就会经历真正的走向天国的这个活生生的路。

外院的经验(第一章)

但是接下来他就按照次序来说明,第一章就是就最重要的一节就是第9节。【约翰一书】1: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是第一章的重要内容,这个第一章的内容是在说明外验的经验。在说明这个外面的经验的时候,他也附带着说了,如果不是这么经历的,都是错的。也就说凡是和圣所制度不同的福音,都是假的福音。凡是为了毁坏我们对圣所制度正确的理解的,这样的灵,都是敌基督的灵。凡是和圣所制度所阐述的,耶稣的人性和神性相反的这样的道,都是敌基督的灵所提供的谬道。所以约翰一方面说明纯正的真理,一方面这样做辩护,做这个护教。但是我们就只是看正面的话语。

【约翰一书】1: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这是一个多么宝贵的应许--上帝是信实的,就说他是多么信实的一位。你要知道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可靠的。我们在座的当中,你有没有非常信得过的一个人呢?就是说这个事交给他办,百分之百你放心,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人呢?我们经常是不是也会说到,就是说如果你找他,那你放心,他一定会给你办好的,是不是?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上帝是非常信实的一位。他说的话,你你根本不要去有什么怀疑,说话算数,如此的信实可靠,把你的事情交给他一点没错的,肯定会给你办好的。就是我们交朋友,我们同工,不是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人吗?我们就会说,这个事情我们非常放心,可以委托给一个人,我们要成为任何人对我们都有这样评价的人。就是随便是谁交代我们的事情,让他可以很放心,他绝对会做的很周到的。就是会写的清清楚楚的,会有条有理的,不会马马虎虎的,小事上都会很忠心的,也成为这样彼此可以相互这样信赖的人。

上帝是很信实的一位,他的话是可靠的,他的信实是公义的,他不会做的什么也不对的。他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个赦免是不是燔祭坛的工作?洗净是不是洗濯盆的工作,对不对?这是不是外院。那么这个结合在一起,是不是罪的问题可以解决?从这里解决的罪开始进入到圣所。从这里解决的罪,领受圣灵成为上帝的儿女,开始进入到圣所。所以这两句话就是完全把外院的经验概括了。

“赦免我们的罪”是不是燔祭坛上?对不对呢?燔祭坛是不是耶稣的十字架?是不是赦免我们的罪?接下来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是不是洗濯盆,对不对?所以这个“重生的道理”我们已经讲过了。当我们重新来看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着重要看这个应许的条件。我们“若认自己的罪”,这个问题就在这里。什么是真正的认罪?什么是正确的认罪?真正的认罪没有不被赦免的,正确的认罪和告白,没有不被上帝悦纳的,没有的,绝对的。真实的认罪立即可以得到饶恕被洗净。所有的罪如果都承认被洗净,就会进入到圣所,圣灵就会住在人的心中,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确实的。约翰就说,有这样的事情我们难道不喜乐吗?

所以什么是正确的认罪?其实在我看来,认罪并不在于口头的告白。我们固然要把我们的一生从小到大所想起来的错言/错行,都要在主面前去告白。但是更多的不是口头的告白,而是人们的情绪的改变,对上帝没有埋怨,没有什么不平,也不去找什么推诿,也不去在别人身上找什么责任,而是在上帝面前低头(承认/屈服),这个情绪完全变了。当我这个内心的这个状态/情绪变的时候,没有一种固执,没有一种叛逆,没有一种顽梗,没有一种为自己辩护,这样的情绪的改变。这样低低头在上帝面前,你什么都不说,你自然而然的,这个内心产生一种他们听不见的真诚的祈祷。

这就好比我们孩子做错了。难道我们的孩子你做错了,今天做错了什么给我承认,父母亲难道需要这个吗?我们明明知道孩子哪里做错了,我们都是知道的。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非得要逼着孩子就承认出来吗?其实不必要。孩子到我面前来低着头什么也不说,我们看到他的内疚,我们看得到他后悔吗?父母亲就会拥抱他,然后抚摸他的头安慰他。他眼睛里就流出眼泪,母亲就用毛巾给他擦干。他说,“孩子,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我们一起祷告吧,主会帮助们不会再做错了。”这就是把心交给上帝,不是口头上面的告白。

这个我们“认自己的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一种认罪呢?我们看【哥林多后书】7:9-11,“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你看,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作:自责)。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这里是不是有非常有意思的话,“没有后悔的懊悔”,是不是有意思的话?是不是很准确的话语?这里说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什么意思呢?那么反过来说,还有世俗的忧愁,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但是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一种悔改的洁净。

这里说也有一种后悔,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后悔,(而是一种)“没有后悔的懊悔”,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究竟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动机认罪,这是很重要。我们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动机认罪,这个是很重要的。不是这个罪被人知道了,很丢面子,不得已去认,也不是这个罪产生的什么结果,别人说我们的孩子了,然后我们才开始教育。现在我们还没改好了,被别人说了,所以要悔改,不是这个。就是跟这些都没有关系,不是因为想要得到好评,也不是因为要避免不好的结果,也不是因为罪产生的一种痛苦和后果。其实人犯罪以后,那个罪的痛苦后果是甘愿来承担的,不愿意让耶稣的承担,不并不会那个后悔,而是为罪本身产生一种懊悔

认罪要处于一种挚诚的,发自内心的动机,不是别人说了,也不是造成了什么结果,不是出于一种面子的,而是感觉到,我就这样生活下去,我就保留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生活下去,我将来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这样生活下去,将来我会变得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难道我真的要成为这么恶的人吗?难道我愿意这样走下去,落在魔鬼的权下,成为害人害己的人吗?要想一想这个罪本身会把我们引向何方。一直到今天这个罪在我们身上,把我们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经常就会这样说,“你怎么是这样的一个人呢?”就是这样。我们要感觉到我们的错言错行,对别人带来的伤害是多么的不应该,对自己带来了伤害。并且面对如此的仁慈、恩慈、忍耐、宽容,把美好的人(和)天国摆在我面前的这样的一位上帝,我们却无知、悖逆,然后这样隐藏着,欺骗上帝一样的。

人为什么会去犯罪呢?他们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才会去犯罪呢?就是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对于那无知的人不知道的人来说,对于知道的人来说,为什么还有人会保留一些罪呢?就是觉得,上帝不知道,就是出于这种可以隐藏起来的这种心(理),这是一种多么让上帝伤心的一个动机,一个思想,因为主监察一切。就像我们看到孩子,表面上对我们挺好的,很顺服的。然后呢,我们一不在家,他就是完全就违背,不听话,等一见到我们了,马上装出另一个样子。如果一个孩子学的这么两面性,你是不是感觉到没有比这更忧伤和痛苦的了,就是这样的。

就说我们在上帝面前一种遮遮掩掩,而不坦诚,言行不一。心中隐藏着什么?就是我们要感觉到这个,在上帝的眼里,对上帝造成了多么大的痛苦。其实我们犯罪对上帝有什么损害呢?你犯你就犯吧,魔鬼你要反叛你就反叛吧,这六千年你反叛,看你最后怎么收场。你把这个地球毁损到这样的程度,对你究竟有什么益处?那些恶人,你要享乐放纵,你就享乐放纵。你这样下去,很快,气候也没办法运转了,地也没办法为你出产粮食了,所有爱你的人都被你伤害了,你把人都得罪了。然后你成为一个孤独的人,然后你在你的自食其果当中忧伤的要死去,这,就是你自己选择的。

其实这一切跟上帝有什么关系呢?他仍然在统治着,他仍然是王。他并不是要人来服他,才来征服这个地球。你这个小小的地球反叛,主可以把它“隔离”起来,他可以保护那些应该保护的对象。而在地球上的罪人,究竟与上帝有什么相关呢。所以我们不必要这样,而深深的感觉到,这个罪最终伤害我们,伤害别人啊,辜负上帝对我们的拣选。所以我们有了很多正确的理解,我们对主的道理认识越来越多,我们的悔改就会有一种越来越正确的动机,这是一种“没有后悔的懊悔”,这是“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

大家都知道大卫和扫罗,当我看到这个扫罗的故事片,上帝所拣选的一位王啊,拥有如此高贵的地位,最后死得多么的惨。我真的就是看了以后内心震撼了,我说这难道不是发人深省的课题吗?后来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每一天都花时间查考扫罗的生平,一点一滴的仔细的挖掘和思考。就是一个上帝拣选的人,一步一步堕落到那样的程度,究竟是为什么?在这个里面什么是灵性上的经验?

后来我们又去学习了大卫,我们就开始理解什么叫屈服,屈服的意义,发自内心的,站在上帝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是我们对我们的罪要产生一种真实的悔改,怎么做呢?你就站在上帝的立场上来看。比如说,假如你是耶稣,假如你是要拯救那个人的那个耶稣,你换个这样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你突然发现什么叫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

就是比如说,现在把两个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的孩子交给你。现在你要把他带到天国里去,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拯救他。这个时候你就发现,这孩子真的就像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样。这个时候你就会想到,其实上帝对待我们也是这样。所以我就经常的鼓励我的妻子,教育孩子是难的,就像上帝拯救我们是多么的艰难一样的。上帝拯救我们是多么的难啊,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所以多多的忍耐吧,因为上帝也在忍耐,还要多多的求助于主。因为教育一个孩子和拯救一个人是一回事,靠着我们自己是做不到的。所以,沉默,少用自己的话,多多的祷告,(让)圣灵来工作,(让祂的)能力来运行。

“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没有后悔的懊悔,这都是表明一种正确的认罪的动机。认罪不单单是口头的告白,要从内心的深处拔出这个根,这个情绪要改变。对上帝一种怀疑,不信任,一种埋怨,这些情绪改变。让自我完全抛弃。所有的一切是要使自己的罪融化在上面的爱当中。这个罪没有办法拿出去,是要把它消融掉,把它化解掉,就像两个人心中有问题,没办法在一起和睦,但是这个情绪要化解掉,才能够变得和好,对不对?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第一章,第一章所说的是外院里面的内容。有了这个真实的经验,有了接受这道应许的经验,上帝就会在我们心里,我们就成为上帝的儿女,圣灵开始引导我们,这就是重生,然后进入到圣所。但是重生以后的基督徒不是顷刻之间就那么完美了,就那么温柔了,就那么的忍耐了,就那么的有爱了,不是的。这些品行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不要期待刚刚重生的人,就什么都那么十全十美。再说,重生以后我们的肉体有没有改变呢?肉体没有改变。所以它拖累着我们,所以重生以后有争战--灵与肉的争战。基督徒的成长需要力量--需要从外界而来的力量。我们要胜过这个肉体,因为这个肉体,可以成为被魔鬼利用的一个途径。以前我们是把魔鬼赶走,现在真正的对象变了,是我们这个肉体本身。只要我让我们这个肉体的倾向屈服,魔鬼就没办法进来。因为魔鬼在外面转来转去,他找不到可以进来的路。眼睛、耳朵、口,所有的五官都是魔鬼可以进来的通路。但是你把这一个这个肉体的通路很好的堵死,魔鬼就没法进来了。所以重生以后的基督徒真正的对象,不再是撒但本身--不再直接是撒但本身,不再是在逐渐控制我们的恶的势力,而是我们这个肉体的倾向,这个肉体的倾向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很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义,很自然而然的骄傲,很自然而然的一种自私,就往这方面的表现的一种倾向,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

比如说,这个东西我搁在这里,我感觉不到它有什么重量。当我想把它拿起来的时候,就立即觉得有一种重力了,就是这样的。当你想往这个方向走的时候,你就发现,哦,还另一个力量拖累着你,你不动的时候,你是感觉不到。这个本性的倾向啊,是一种慢慢的把我们(拉动的力量),如果你不抗拒它,他就会把你推向死亡。我们这个肉体的倾向是什么呢?简单的说,这个肌肉是不是都不想动啊?没有人会想去运动,对不对?这个肉体都是说,哎!就躺着吧,站着也累,就是这个手也不要动吧,我没有劲。那么这个肉体的倾向就是这样的,他就总是这样要求,那你越不动,越那么躺着,最后他就慢慢的枯萎了,骨头就枯干了,肌肉就没有力量了。最后,全身的器官慢慢就衰败了,这就是肉体的倾向。

所以你要抗拒它,你要动,要动就要克服一种这个肉体的一种极点。当你跑了一圈,开始上气不接下气,你继续跑下去,好,开始全身就活跃起来了。对不对?这个胃它也有一种倾向,它就爱吃辣的东西,然后就爱吃这个对它有害的东西。它刚开始的时候一吃进去有个反应,哇!伤害我了,但是马上感觉到,咦!很刺激的。它马上就说,哎!我喜欢我喜欢。那么这样下次的话呢,它就越受到伤害,越受到刺激,他就越麻木,它就越要这个东西。所以第一次有一点辣的东西刺激它,刺激它以后,就把这个胃内膜给发炎了。这个胃内膜发炎的时候,它的这个对这种刺激的感觉是不是迟钝呢?迟钝了以后呢,它下次就需要更刺激的东西。这样的话,这个胃的倾向就是说,继续给我这个,再厉害一点,然后他受到的伤害也越大,它自己是不知道的。最后这个胃呢,溃疡了。最后这个胃呢,失去了消化的功能。所以这个罪的本性就是这样的,这个肉体的倾向就是这样的,它有一种把人慢慢牵向死亡的一种倾向。所以你要反过来使它归正,那么它就能够服服帖帖的,在一个道德法则和自然法则上成长。

我们重生以后有没有可能跌倒呢?是有(可能跌倒的)。其实只要人有自由意志,这个犯罪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再退一步讲,只要我们还带着这个肉身,犯罪这个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上帝看我们的动机,我们有不足的时候,有失误的时候,有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从这个来看我们,他看我们的动机究竟为什么而生活。

我们再来看【约翰一书】2:1“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所以从外院进入到圣所,最终的目的是“叫你不犯罪”,罪的问题得到解决了,才进入圣所。人重生以后,上帝饶恕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我们不再犯罪。圣灵来引导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我们不再犯罪。但是到第二章的时候,还是有可能跌倒,有一种跌倒。所以二章1节就接着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耶稣是不是在圣所里作中保,他为谁作中保呢?所以这个第2节说到了是在圣所当中成长的(人),耶稣的中保和基督徒的成长。

这个和第一章的罪是不一样的,第一章在我们的里面掌管我们的那种罪,是必死的罪。在第二章这里所说的是重生以后的基督徒,偶尔的过犯和罪。大家理解吗?这是在圣所当中的经验。在第一章已经说了脱离罪洗净。第二章就说了,是的,叫你们不犯罪。但是如果犯罪了,上帝还是为你作中保。

现在到这里,大家理解一点,外院里面是不是上帝的饶恕,从外院到圣所是上帝的饶恕,圣所里面仍然有饶恕。但是主要的是在外院里面完成的。圣所里面呢,当然这个饶恕的功效还继续存留。饶恕是给谁饶恕?是给世上所有的人吗?所有的人,耶稣都替他死了、饶恕了他吗?确切的说,不是这样的。什么叫饶恕呢?就说:“赵姊妹,我对不起你,这个事情上我做错了。”然她就说:“我饶恕你”。就是说当我们回转的时候才获得上饶恕对不对?就是饶恕是给那些愿意回转(悔改)的人的。不再愿意悖逆了,转向上帝的人的。那么同样耶稣的中保是给那些重生的人的呢,还是给那些没重生的人呢?是给重生的人。所以这个概念要认识,还在罪中的人,圣灵不能住到他里面,耶稣不能为他去辩护。在罪当中,怎么能够为他辩护呢?耶稣的中保更确切的意思是给那些重生的人。为什么呢?他已经重生了,是上帝的儿女,但是他带着堕落的本性还生活在这个地上。他在期待耶稣来,在耶稣来之前,他在地上还奋斗,但是他没有力量,需要天上的力量。耶稣的中保,也就是指我们属灵的生命和耶稣联络在一起。耶稣的中保,也就是葡萄树和枝子的联络,葡萄树和枝子联络在一起,这个葡萄树的汁液就灌输到这个枝子里面,使它可以结果子。

耶稣在天上的中保是指一棵真葡萄树,然后从天上它的枝子一直延伸到这个地上。他在地上的时候也是真葡萄树,但是犹太人的手可以加害他。现在上帝把这个葡萄树给移走了,移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去了,你伤害不了的地方去了。种植在天上的圣所里,从这里源源不断的有汁液浇灌下来,使那些嫁接在耶稣身上的枝子,可以结果子,这就是耶稣的中保。

但是如果你这个枝子还是长在野葡萄树上,就必须要剪下来,然后要嫁接在真葡萄树上。把真葡萄树割一个口子,这就代表耶稣的十字架。然后我们就嫁接在这个上面,然后缠裹在一起,从此以后就连为一体,耶稣的生命时时刻刻浇灌给我们。我们借着一种默祷和无声,和看不见的保惠师圣灵保持一种联络,这就是圣所。也就是我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住在我里面”,所以这是第二章的内容。

在圣所里面的人在义当中成长”,遵守上帝的诫命,也就是效学耶稣的品行,也就是爱上帝和爱弟兄。没有仇恨,再没什么叛逆,没什么偶像,真正的爱在成长,也就是品行在成长。守诫命是发自内心的,内心发出一种力量的时候,行为自然的随着而改变,所以这是圣所里面的经验。

在圣洁当中成长(第二章)

我们看【约翰一书】2:5-6凡遵守主道的,爱上帝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这里说住在主里面,也就是圣所,也就是耶稣的中保,也就是葡萄树和枝子。这个时候就会成长,就会完全,每一个阶段都会完全。然后爱会增长。对上帝的诫命的深刻的内涵的理解会增长,对上帝在伊甸园的时候设立的每一个制度,这种深刻的意义会(理解的)更深,遵守安息日的经验也会加深。所以遵守诫命本身是一个不断加深的经验。你的爱加深,对上帝的理解加深,你守诫命的经验也会加深。所以就是安息日的制度,婚姻的制度,在伊甸园里就有了,究竟是什么含义呢?你的理解会加深,所以这些是住在主里面的成长。这里就是领受真正的命运,不断的在中保当中成长,这是第二章的内容。

然后在第二章说到了敌基督,这是针对圣所的真理讲敌基督,所以,(他)否定耶稣的神性。大家知道,第二章是否定耶稣的神性,为什么呢?因为耶稣的中保这里强调的是耶稣的能力,是不是?耶稣是中保是祭司,是不是像亚伦那样软弱的祭司?不是。他是照谁的等次做祭司啊?麦基洗德。那麦基洗德是什么?是平安王、撒冷王,对不对?耶稣是不是王?他以王权--可以践踏仇敌的这样的王权来做祭司,这里强调耶稣的神性。所以在天上是创造主的一位,在作我们的中保,是可以灭掉撒但的这样的一位王--真正的王,在作着我们的中保。他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在作我们的祭司,他并不是照着亚伦软弱的等次,所以耶稣是可以帮助我们的,他是可以拯救我们的。

那么如果你否定耶稣是基督,你不相信耶稣是有照着这样的等次,有这样的能力,这个就不能够经历圣所的圣化的成长的。所以在圣所的这个道理当中,强调的是耶稣的神性,强调的是耶稣的能力,比天使更高。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成长脱离罪,圣灵是我们的保惠师,天使被差遣下来帮助我们,耶稣这位王,在天上作着我们的中保。所以约翰就强调,我们是在这么大能的拯救当中成长。不相信耶稣基督的神性,也就是不相信福音的能力。这是第二章的内容。

“也不可能犯罪”(第三章)

这样的话就来到了第三章,我们现在看第三章的话语。第三章这里所说的就是,和至圣所的阶段相对应的话语,这个属灵的经验又成长了。第二章说到我们在圣洁当中成长,慢慢的不再去犯罪了。那么我们就在这样的一个经验和过程当中,一直要到一种什么程度呢?好,第三章就开始说明。

我们看【约翰一书】3:3,第三章就开始仰望耶稣再来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在圣洁当中长进的人,就越来越渴望耶稣的再来。就是说如果我们脱离了罪,对耶稣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的人,就越来越盼望耶稣的再来。就是说,我们已经好像从圣经的话语当中开始揣摩,看到耶稣的形象的人,就非常想见耶稣。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然的一种灵性上的经验。

最近我们的一家人都有一种感觉,就是特别想亲眼看到耶稣。特别想,耶稣啊!你再来,你再来该多好啊!以前这种感觉不是非常深。但现在有一种非常想,就是很思念,就是多么想,寻求、叩门,就是主,我们想亲眼看到你,看到你的容颜。就是这个感觉好像特别强(烈),在心里面开始有一种很强烈的这样感觉,这个真的就是一种力量。天国就要来到了,世界都会结束的。所以一无挂虑,就是为这个努力,别的什么都不要去考虑。

所以约翰告诉我们,有了第一章第二章的经验,就从内心觉得愿意见耶稣,愿意向他洁净一样。然后【约翰一书】3:6节,“凡住在他里面的,就不犯罪7节,“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9节,凡从上帝生的,就不犯罪,因上帝的道(原文作“种”)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上帝生的。到这个第三章这些话语,和第二章是不是稍有不同了?第二章和第一章是不是又稍有不同啊?如果不能连贯的理解的话呢,你单单抽出一个章节就会有误解。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章第二章,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第三章。这里反复的说不能犯罪”,“不犯罪”,也不能犯罪。这个话稍微有点不同,就是“不犯罪”。就是用英语那个表达,就是donotsin就是不犯罪,就是一个否定,简单的否定,不犯罪。但是又说“不能犯罪”,就是cannotsin,就是“不能”,就是你会游泳吗?不会,canyouspeakenglish,就是“你能说英语吗?”不会。就是这样的,那么你能犯罪吗?不会,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表达大家理解吗?他用的是这样的单词。就说你不会游泳,就不会游泳嘛。然后你不会说英语,你就不会说英语。然后呢,最后我们不是说不犯罪,而不能犯罪。就是究竟怎么理解呢?我们要在这样的经验当中成长到这里。我们现在处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最后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是想犯罪也犯不了。就是根本就“不能犯罪”,不仅仅是不犯罪,也不能犯罪,想犯罪也犯不了。

比如说,我们一起信这个真理,我们这些弟兄姊妹,我们的同工。然后我们看到那些真诚悔改的人,我们彼此相爱,然后每个人都很纯洁像天使一样。现在,比如说有这样的一位,通过在同一个真理上的交往,在同一个信仰上的经历,然后像天使一样变得那么纯洁了,就是这样的一位。现在别人叫你“打他耳光”,你打不打?给你一百万打不打?那再加五十万,现在吐吐沫在他脸上,抽打耳光,然后羞辱他,骂他一顿。还不干吗?那再给一百万,现在做不做?就是再怎样去诱惑你,怎样去压迫你,你都不会去做,是不是呢?就说我就是死,我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就是现在对我来说,我仔细的回想我这一生,有没有和别人打个架,有时候我想,好像几乎没给别人打过架。有时候别人给我一个耳光,我被打懵了,都不晓得还手的。就现在对我来说,好像和谁打架,把领子、把头发撕在一起,对我来说,根本不可能。就是再恶的人,再坏的人,就是叫我去和他打,就是对我来说,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我难以理解。就是人怎么这么坏啊,怎么这么可怕,怎么心这么狠,就是竟用拳头打别人,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做不到这样的事情。

比如说,这些孩子,现在,你(去)用毒药害死你的父亲,你能做吗?他就会吓一跳,是不是?他绝对不可能这样去做,就是他爱这个父亲,他不可能这样子去做。那么上帝的每一条诫命,我们已经知道对每一条诫命,我们曾经陷在里面给我们造成多么大的痛苦,也给上帝造成多么大的痛苦,也是多么的伤害了别人。我们看到我们去犯(诫命)的话,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绝不可能这样去做。

有一次,我坐在火车上,就是上来了一群人就坐在我的周围,他们是刚刚喝了酒的一群人。几个男的,然后他们就开始谈话,他们开始诉说他们刚才所做的一些事情。然后呢,他们就是在车上一直在说、唠啊。我看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这个罪恶太可怕了,就说人竟会这个样子。难道我会变成这样的人吗?突然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感动,就是说“难道你要变成这样的人吗?”我感觉到一种很大的警戒,我心中所有的倾向于罪的这种念头突然就全部消失了,然后全部都被挡阻挡了,全部也都好像化解了一样,就是说罪太可怕了。难道我将来发展成这样的人吗?如果我成为这样的人,就会冷酷,很残(忍),很自私,然后很骄傲,然后为了自己,就伤害别人,受很多无辜的人就会受到伤害。最后自己也会受到伤害,自己的家人最后也受到伤害。难道我们会让自己的亲人落到这样的恶人的手中吗?

你这样对待别人,那么反过来别人对待这样对待你呢?你把这样的事情行在别人身上,如果反过来这些事情,行在你的弟弟,你的妹妹,你的父母,你的妻子,你的儿女,如果把这事情反过来,行在你的身上呢?你就会感觉到这是多么可怕的罪恶。如果这些事情反过来加到我们身上,我们会怎么样呢?我们就要这样想一想,我们就不会这样去对待别人了。这个犯罪的所有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这样的罪,将来回到我们自己的身上,就是这样可怕。

所以我们爱耶稣爱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爱人爱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是“不可能”去伤害别人的,不会伤人害物。这就是慢慢的不再去犯罪,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你不再去犯罪了,这就是走向“罪的涂抹”。当这个罪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慢慢止住了,天上的记录册(对罪的记录)也止住了,(罪)就会被涂抹。天上的记录册并不是很陌生的。大家想一想,天使记录的时候,是不是如实的记录的?那么你每一天你如果如实的回忆,记录你自己的一天,不是你也知道这个记录册吗?

有时候我祷告,主啊!天上我的记录册究竟记得什么,让我能够看见,我一定要看到我的记录册。因为我一定要知道我有哪些东西记录在里还没被饶恕,我也一定要知道哪些东西记录在这里还不能够被涂抹。天上有记录,就意味着圣灵也能够在我们的心里面翻开我们的生平。这就是耶稣对这个妇人说,“你还有五个丈夫”。就是这个圣灵就会揭开我们(的往事),把我们的心田翻开,我们的身体的记录翻开,这一点就证明天上有“记录册”。天上有记录册在我们的心里面,一定要再现出来才行。我们面对自己的记录册,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真正的认罪,并且也会得到饶恕。

什么时候罪可以涂抹,我们自己也会知道。当我们每一天犯的罪开始止住了,我们自己的记录开始没有罪了。那么你可以深信天上的记录册,(你的罪)最终会被涂灭。我们现在要在一个走向罪的涂抹的经验当中。走向罪的涂抹的经验有两个,一个就是罪开始止住了,不再伤人害物,对所有的人有饶恕,绝不可以去伤害别人,也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恶言恶行,从我们的身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会去犯罪,也不能犯罪,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在我们罪的涂抹之前,在我们走向罪的涂抹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偶尔的就会突然就想起来我们过去所犯的罪。这个时候每当想起来的时候,我们就非常的痛苦,会有这样的一个感觉。

有一天早晨,我一起床我也不晓得为什么,突然就想起我过去所犯的罪。然后呢,我就是一直哭,就止不住的流泪,我说这么多年了,这个罪我一直是承认了,主难道你还没饶恕我吗?我不能凭着感觉,我凭着你的应许,我相信你饶恕我了。但是今天早晨怎么突然我又想起这件事情呢?圣灵为什么这么提醒我,究竟为什么?就是,主难道我在你的面前,这个罪,你还在摆在你的面光当中吗?所以我就感觉到非常的痛苦。然后呢,就是在外面祷告的时候,一直流泪。是不是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

每当过去的罪,我们想起来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警戒我们,你看曾经你陷在这个罪当中那种罪责感,曾经你陷在这罪当中,我给你的饶恕。你到如今的地步,我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难道你还想再回去吗?所以大卫说,“主,我的罪常摆在我的面前”,你把我的罪常摆在我们面前,这并不是说没有悔改,而是更深的恨恶,然后开始警戒自己,开始远离它。我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生活当中去了。确切的,因为我曾经经历过,耶稣是这样的意思。所以在《彼得后书》一章也说,如果我们又去犯罪了,是你“忘记了上帝过去怎样饶恕了你”。为了不让我们忘记这一点,为了不让我们忘记,我们过去的罪中的痛苦、无知、盲目,为了不让我们忘记耶稣拯救我们,饶恕我们,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多么的不容易,圣灵做了多少的感化和引导。上帝在天上为了拯救我们付出的所能做的一切。到了今天,我们能够有平安,能够得到真理的感动,能够讨主的喜悦,这是一种很值得珍惜的幸福。所以过去的罪我们想起来,我们就会更深的从心中去懊悔,这也是走向罪得涂抹的经验之一,这就叫“刻苦己心”,到了最后我们不再去犯罪。

敌基督(第四章)

我们看第四章,第四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结合在一起的。第四章就说到“敌基督”,这时候,敌基督的谬道是否定耶稣的人性。第三章讲到至圣所的经验。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像耶稣那样的洁净,我们能够像耶稣那样不去犯罪,我们可以走向晚雨圣灵的充满,像耶稣在地上的生涯一样的。但是当第三章真理述说到这个程度,这样一个结论的时候,到今天这个时代,第三章成为一个现实(代)真理的时候,第一章第二章是一个基础,是一个过程。那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第三章的话语成为一个就要应验和经历的属灵经历。这个时候针对性的谬道是什么呢?不再是耶稣的神性方面的问题,而是耶稣的人性方面的问题。所以就强调“耶稣的人性和我们不一样”,这就是否定耶稣“道成肉身”。大家理解吗?这是第四章的内容。

拿出信心去经历(第五章)

所以第五章,就把前面四章的这些内容呢,就做了一个概括和总结。然后就说,信这个吧!这就是救赎之路,这就是生命之道,拿出信心来,去经历吧!拿出信心来,胜过这个世界吧!所以第五章,就是这样的话语结束了。

总结:

我们回过头再看一下【约翰一书】3:11,“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这个爱到第三章到一种程度,就是可以“为弟兄舍命”。大家在圣洁当中成长,共同为主的事业而奋斗,然后就结成了一种永不分离的关系。大家扪心的自问,就在我们的心灵当中,我们有没有一种“为弟兄舍命”的这样的一种爱呢?这个爱有没有爱到这种程度呢?就是说我们一直到走到这一步。

【约翰一书】3:12-13“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这里就是说,如果我们真正的这样成为义的,自然的就会被别人仇恨,义人一定会受到逼迫。最终以是否是“遵守上帝的诫命/得胜罪”,来区分是否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的儿女就会完全得胜罪,不再犯罪。但是犯罪的是属那恶者的,是属魔鬼的。他们之间就会有争战,义人就会受到逼迫。恶人看到义人就无端的、无缘无故的就讨厌你,没有理由就反对你。这就是当今反对真理的原因,他们自己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就是不喜欢,就是反对真理。这就是从该隐和亚伯一直到现在善恶的斗争。有同意真理的人,有反对的人,(两群人)就分开了。

如果传讲义,势必就会把人分开。但是我们因为自己的错言错行而遭到反对,这个是罪的苦难,而不是义的苦难,这个时候我们要悔改自己的过错。我们因着我们自己的不足,被人误解,被人反对。这个时候我们要悔改。苦难是有的,有“罪的苦难”,也有“义的苦难”。这个世上所有的人都有苦难,不信耶稣的人也有苦难,信耶稣的人也有苦难。这个苦难是有两种的:罪的苦难,义的苦难。在义当中就会遭到反对,这是自然的事情,所以“不要以为稀奇”。这个善与恶最终(要)区别出来,善和恶区别的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你心里的动机,心里的意念和思想。心里面根本就没有犯罪的这样的一个意图,这就是我们现在“受印”的经验。

现在是盖印的时代,我们正处在盖印的经历和过程当中。天使最后执掌四方的风,还有“片时”使上帝的百姓可以得到预备。所以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福音的经验和受印的经验当中来。圣灵的工作是肉眼看不见的,在看不见的这个现时代,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十四万四千人正在做着预备,然后就会有晚雨,然后就会有“星期日法案”。所以现在正处在最后的盖印的过程当中,天使在执掌四方的风。我们生活在天使执掌四方的风,使这个世界的战争,暂时的被抑制着,这样的一个“片时”。

我们要经历和传扬的就是永远的福音”,也就是受印的经验。这就是《约翰一书》里面所有的道理。从第一章第二章到第三章,每一章都在说明这个“得救的经验”的成长。到了最后我们会坦然无惧。我们面对上帝的审判没有惧怕,因为上帝就是爱,在上帝的爱里面完全了,就没有惧怕了。因着我们对耶稣--上帝儿子的信心。就可以胜过这个世界。像耶稣拒绝了三个试探一样,我们也可以完全胜过末时代的试验。好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这里!